口腔医学教育家张举之:“大器晚成”的口腔医院院长


  • 年轻时的张举之。(前排左三)

     

        

    □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寰
      “即或要去,也不忘友谊长青!”这是我国著名口腔医学教育家、口腔内科牙周病专家、华西口腔医院第7任院长张举之老先生发给朋友的最后一条信息。2022年10月7日凌晨4点,张老因病医治无效在成都逝世,享年96岁。
      张举之为了口腔医学奉献了毕生的心血,他研发的“补肾固齿丸”成为国家法定中成药进入《中国药典》,并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,大大解决了牙周病的治疗难题。他将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引入中国,成立教学实验室,为医学生提供了给动物“做手术”的机会,锻炼了动手能力。1992年,张举之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
      在张举之同事、学生的心目中,他治学严谨,对待学术的态度近乎苛刻,不过他也不失生活的情调,因为出色的文采赢得“张举人”的雅称。

    “大器晚成”的院长
      1953年,28岁的张举之从当时的华西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并留校工作。1983年,张举之到美国哈佛大学、加州大学做了1年多访问学者。回国前夕,张举之被任命为四川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(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前身)院长。这时候,张举之已年近60岁。
      张举之在一篇回忆录中写道:“当时国家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方针,各行各业都要解放思想,这对我们学者来说是大好的机会。于是,本不擅长做行政工作的我,还是硬着头皮上了。”
      如何改善教学环境、提高教学质量,是张举之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。当时发达国家高校的教学辅助设施已经比较先进,还有一些仿真模型,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保障。而当时的四川医学院,辅助教具还停留在挂图、幻灯片的阶段,实验室的教辅人员,也大都没有医学知识背景。张举之提出,要建立一个口腔教学实验室,要让有高学历的医生担任教学实验室负责人。
      他的提议得到众人的赞同,很快,实验室建起来了,老师们的热情空前高涨,动手制作教学模型、电教片等,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条件。
      利用猪的下颌做“牙龈切除、翻瓣手术”,在当时全国口腔领域开创先河,这正是张举之的创举。时任四川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院办主任的张志君回忆说,那时的学生缺乏动手的机会,往往是取得行医资格后直接对患者“下手”。张举之认为,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,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,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后,下手才能“稳准狠”。因此,利用动物开展口腔类实验,有效地解决了年轻医生经验缺乏的难题。
      张老的系列改革创新,为全国其他多家医学院的建设提供了蓝本。

    中西医结合的口腔专家
      补肾固齿丸,是张老治疗牙周病的杰作。张举之利用中医的思维研究治疗牙周疾病,要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。当时,国家号召西医和中医要相互学习,1958年,张举之脱产学习中医,这也为他之后研发治疗牙周疾病的中成药奠定了基础。张举之一直都对中医颇有兴趣,他认为中医看待问题比较全面,素有“一脉不和,周身不遂”的观点,因此,在设计治疗方案时,除了要解决局部的病源因子之外,还需要兼顾解决全身的不适反应。
      当时,由于市民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,牙周疾病十分普遍,很多成年人满口坏牙,有的甚至牙齿所剩无几。如何解决牙周病变的病因和治疗措施,一直是牙周病领域的重难点。
      张举之以“肾衰则齿豁,精固则齿坚”的思路,开始研究补肾固齿丸。药做出来之后,接下来就是做临床试验。第一个病人是一名16岁的姑娘,她因患青少年牙周炎,切牙、磨牙受到损伤,牙龈出血,后来发展到脓肿。张举之给她做手术的同时,服用了补肾固齿丸,3个月以后通过X影像检查发现,牙槽骨的边缘长出了新的骨头,通过七八年的追踪,证明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牙周疾病的效果更好。
      张举之的学生吴亚菲说,补肾固齿丸的研发,可以说是“转化医学”的雏形,早在上世纪80年代,成都中药厂就开始批量生产补肾固齿丸,并成为国家法定中成药进入《中国药典》。相关研究成果于1985年荣获四川省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,1996年、2006年两次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“国家中药保护品种”。

    乐观豁达的“举人”
      丁一是张老的学生,至今为没有见到恩师的最后一面而倍感遗憾。今年8月底,张举之感到身体不适住进医院,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,外人无法探视。有一天他在朋友圈里说想吃一碗清汤杂酱面,丁一便拜托在医院工作的好朋友为张老送去一碗,很快,张老给丁一发了一条信息:“清汤杂酱面好吃极了,怎不叫我万分感激!”丁一说,张老为人之谦逊,即使给他送去一碗清汤挂面,他都会如此感恩。
      据张老的学生介绍,张老从两年前开始身体就每况愈下,到了生命后期已是多器官衰竭,但他始终很乐观,每次跟学生通电话,他都会说:“我恢复得很好,你们不用牵挂。过段时间我就可以回家了。”尽管被病魔缠身,但张老每天都会抽时间练习书法,收看时事新闻。
      吴亚菲说,张老是一个非常前卫的人,微信刚开始启用时,张老就成为首批用户。他还很喜欢网购,喜欢吃哈根达斯、肯德基、麦当劳等,每逢朋友上门,他都会热情招呼:“我请你们去吃西餐!”
      每年教师节,张老的弟子们都会邀请他到成都周边小聚,张老总会即兴吟诗,因为他出众的文采,被人亲切地称为“张举人”。2020年教师节小聚时,张老一气呵成:“谈笑风生话趣事,惊叹白发太催人,江山代有人才出,金牌口腔有继承……”赢得众人一片掌声。

    人物名片
    张举之
      1925年出生,四川射洪人。1953年从华西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后,留校从事口腔内科教学、医疗、科研等工作。1983年9月至1984年10月在美国哈佛大学、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。张举之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和口腔黏膜病,做了大量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工作。他的研究成果之一“补肾固齿丸”,已收载于《中国药典》,并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。

 

方中重用熟地滋养肝肾,填精益髓;紫河车滋补气血,益肝肾;骨碎补补肾健骨,行血止血;地黄滋阴养血,清热凉血;鸡血藤补血行血,通经活络,暖腰健骨;山药健脾胃,补肺肾;枸杞子补肝肾,润肺燥,强筋骨;炙黄芪补气健脾;丹参祛瘀生新,排脓止痛;郁金凉血破瘀;五味子益气生津;茯苓健脾渗湿;泽泻渗湿泄火;牛膝破血行瘀,引火下行;漏芦清热解毒,消痈排脓;牡丹皮清热凉血散瘀;野菊花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;肉桂引火归源,活血通经。诸药合用,共奏补肾固齿、活血解毒之功。

 

 

© 2024 中医之路  湖州滨湖街道和悦堂中医诊所 版权所有

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滨湖街道梅州路233号假日风情1幢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