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数配方轻松治愈感冒
最近感冒引发持续咳嗽不愈的人群频发,吴老师特辑发感冒十二个症状的象数配方,以回馈长期以来支持象数无药疗法的爱好者。
其中感冒的十二个症状及中医诊治方法和药物的配方,均来自于中国中医文化的祖先们的传承,只有象数配方是吴老师根据医理药理配制的,不求众人有效,但求需者有用。
使用者使用象数配方来调理,是安全的。不建议自行使用文中的中医方法,若使用请看医生,遵医嘱。
一:桂枝汤:感冒,有汗,怕冷,头痛,有点发烧,肌肉有些酸痛。
桂枝汤,辛温解表剂,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表虚及营卫不和证。头痛发热,汗出恶风,或鼻鸣干呕,苔白不渴,脉浮缓或浮弱者。临床主要用于普通感冒、流行性感冒、上呼吸道感染等见风寒表虚证者。为主治太阳病中风之方剂。太阳病,头痛,发热,汗出,恶风,桂枝汤主之。
组成及用量:桂枝(去皮)(9克) 芍药(9克) 生姜(9克) 大枣(切)(3枚) 炙甘草(6克)
汤剂出处:《伤寒论》
治疗要点:发表解肌,调和营卫,辛甘化阳,酸甘化阴。
象数配方:50·30·820
二:葛根汤;颈项硬,头痛,发烧,怕冷,无汗,喉咙痛。
葛根汤,主治外感风寒表实,恶寒发热,头痛,项背强几几,身痛无汗,腹微痛,或下利,或干呕,或微喘,舌淡苔白,脉浮紧者。现用于感冒、流行性感冒、麻疹、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。
组成及用量:主要成分有葛根、麻黄等,具有发汗解毒,升津舒筋之功交效。葛根12克 麻黄9克(去节) 桂枝6克(去皮) 生姜9克(切) 甘草6克(炙) 芍药6克 大枣12枚(擘)
汤剂出处:《伤寒论》。
治疗要点:方中葛根升津液,濡筋脉为君;麻黄、桂枝疏散风寒,发汗解表为臣;芍药、甘草生津养液,缓急止痛为佐;生姜、大枣调和脾胃,鼓舞脾胃生发之气为使。诸药合用,共奏发汗解表,升津舒筋之功。
象数配方:60·40·50·780
三:小柴胡汤:发烧,忽冷忽热,恶心,胸胁胀满感,无食欲。
小柴胡汤,主要用于感冒、疟疾、慢性肝炎、慢性胆囊炎、胸膜炎、乳腺炎、睾丸炎、慢性胃炎、胃溃炎证属少阳证者。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默默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口苦,咽干,目眩,舌苔薄白,脉弦者。邪踞少阳,胆胃不和之伤寒少阳证。
组成及用量:柴胡12克、黄芩9克、人参6克、半夏(洗)9克、甘草(炙)5克、生姜(切)9克、大枣(擘)4枚。
汤剂出处:《伤寒论》
治疗要点:和解少阳。现代用于感冒,疟疾等属于邪踞少阳,胆胃不和者伤寒少阳证。
象数配方:5000·370
四:五苓散:发烧,头痛,口渴欲饮水,但一饮水就吐,或有{拉肚子}水泻。
五苓散适用于外感风寒、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,烦渴饮水,小便不利等;或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,身重,小便不畅及心悸、吐涎沫而头眩等症。太阳表邪未解,内传太阳膀胱之腑。
组成及用量:猪苓9g;泽泻15g;白术9g;茯苓9g;桂枝6g。
汤剂出处:《伤寒论》
治疗要点:利水渗湿,温阳化气,健脾祛湿。
象数配方:380·720·160
五:麻杏甘石汤:发烧,有汗,咳嗽不止,痰出黄粘,胃口尚可。
麻杏甘石汤,主治外感风邪,身热不解,咳嗽喘逆,气急鼻扇,口渴,有汗或无汗,舌苔薄白或黄,脉浮而数者。【古籍论】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、郁热致喘之主方。若表证仍在,乃用麻黄宣肺,以发散在表之寒。汗出而喘,为里热所迫,故用石膏清肺,清在里之热。杏仁辅麻黄以平喘。甘草助石膏以生津。至此里热清,表邪解,则汗自止,喘自平。
组成及用量:麻黄9克,杏仁9克,炙甘草6克,生石膏24克。
汤剂出处:《伤寒论》
治疗要点:辛凉宣泄,清肺平喘。
象数配方:370·780·200·60
六:小青龙汤:怕冷,无汗,发烧,咳嗽重,出白痰,口不渴,身体重,没胃口。
小青龙汤,辛温解表剂。主治风寒客表,水饮内停证。恶寒发热,无汗,喘咳,痰多而稀,或痰饮咳喘,不得平卧,或身体疼重,头面四肢浮肿,舌苔白滑,脉浮。临床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等。
组成及用量:麻黄(去节)、芍药各9g,细辛、干姜、甘草(炙)各6g,桂枝(去皮)9g,五味子6g,半夏9g(洗)。
汤剂出处:《伤寒论》
治疗要点:解表散寒,温肺蠲饮。
象数配方:50·30·380·20
七:白虎汤:发烧,怕热,大汗,口渴重,喜饮冷水。
白虎汤主治大叶性肺炎,流行性乙型脑炎,牙龈炎,以及小儿夏季热,糖尿病,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。温病热邪内传气分,气分热盛,津液损伤;或伤寒化热内传阳明,阳明热盛,津液损伤。
组成及用量:石膏50克(碎) 知母18克 甘草6克 粳米9克。
汤剂出处:《伤寒论》
治疗要点:清热除烦,生津止咳。
象数配方:50·300·70·260
八:射干麻黄汤:怕冷,咳嗽,痰多而清稀,口不渴,喉咙痕而不舒服,可有发烧。
射干麻黄汤具有宣肺散寒,化饮止咳的功效,主要用来治疗外感风寒,痰饮上逆,咳而上气,喉中有水鸡声。
组成及用量:射干9克 麻黄12克 生姜12克 细辛紫菀 款冬花各9克 五味子3克 大枣7枚 半夏9克
汤剂出处:《金匮要略》卷上
治疗要点:宣肺散寒,化饮止咳。
象数配方:380·720·650
九:苓甘姜味辛夏仁汤:咳嗽,白痰,无表症{恶寒,发热,身痛}时使用。
苓甘姜味辛夏仁汤,应用于虚寒者慢性支气管炎,兼发肺气肿、支气管气喘、心脏性气喘、心脏瓣膜症、肺气肿、慢性肾脏炎、肾盂炎、腹膜炎、渗出性肋膜炎、肺水肿、腹水、浮肿等。
组成及用量:茯苓12克(4钱) 炙甘草9克(3钱) 乾薑9克(3钱) 细辛6克(2钱) 半夏9克(3钱) 五味子9克(3钱) 杏仁9克(3钱)。
汤剂出处:《金匮要略》
治疗要点:袪寒行水,止咳平喘。
象数配方:380·720·820·160
十:千金苇茎汤:咳嗽,黄痰,不易咳出来,无表症{恶寒,发热,身痛}时使用。
苇茎汤,治肺痈。咳吐腥臭黄痰脓血,胸中肌肤甲错,隐隐作痛,咳时尤甚,口干咽燥,舌红苔黄,脉滑数。现用于肺脓疡、肺炎;急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、百日咳等属于肺热者。症见胸痛,咳嗽,吐腥臭浓痰,舌红,苔黄腻,脉数。
组成及用量:苇茎(锉)30克、 薏苡仁15克 、桃仁50枚(去尖、皮、双仁者)、 瓜瓣(冬瓜仁)15克。
汤剂出处:《备急千金要方》,
治疗要点:清肺化痰,逐瘀排脓。
象数配方:820·70·0200
十一:麦冬门汤:干咳无痰,声哑,无表症{恶寒,发热,身痛}时使用。
麦冬门汤,主伤气虚火逆之肺萎,及胃阴不足之气逆呕吐。现代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,支气管扩张,慢性咽喉炎,矽肺,肺结核等肺胃阴虚症,及十二指肠溃疡,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胃阴不足症。
组成及用量:麦门冬70g,半夏10g,人参6g,甘草6g,粳米5g,大枣4枚。
汤剂出处:《金匮要略》
治疗要点:润肺益胃,降逆下气。
象数配方:820·370·200
十二:麻黄附子细辛汤:发烧,咳嗽,喉咙痛,身痛,无汗,口不渴,怕冷,四肢冰冷,疲累。
麻黄附子细辛汤,主治少阴病,始得之,发热,脉沉者。伤寒病传变至少阴,病位在心、肾两脏。
组成及用量:麻黄6克(去节)、细辛6克、附子6克(炮,去皮)。
汤剂出处:《伤寒论》
治疗要点:助阳解表。
象数配方:430·380·820·6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