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 页 共 10 页 结果 11 - 20 共 94 个

 穴位名  用途

虎口(合谷)

风寒感冒,口眼歪斜,牙痛

降低血压、镇静神经、调整机能,开关节利痹疏风、行气血而通经化瘀

用拇指按揉或拇、食二指对称拿之拿3~5次,揉100~300次

膻中

胸闷,痰鸣,喘咳,呕吐,呃逆症

膻中穴为气之会穴,居胸中,胸背属肺,推揉之能宽胸理气、止咳化痰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、吐逆、喘咳均有效治疗呕吐、呃逆、嗳气常与运内八卦、横纹推向板门、分腹阴阳等合用;治疗喘咳常与推肺经、揉肺俞等合用;治疗痰吐不爽常与揉天突、按弦走搓摩、按揉丰隆等合用

用中指端按揉、称揉膻中,用两拇指从本穴分推至两乳头,称分推膻中,用食、中两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,称推膻中100~300次

膝眼

下肢痿软无力,惊风抽搐

按膝眼能熄风止痉,揉膝眼配合拿委中治疗小儿麻痹症而致的下肢痿软无力,膝痛及膝关节扭伤等

用拇、食二指分别在两侧膝眼上按揉,称按揉膝眼法50~100次

膊阳池

便秘,溲赤,头痛

掐揉膊阳池能止头痛、通大便、利小便,特别对大便便秘结,多揉之有效,但对大便滑泻者禁用;用于感冒头痛,或小便赤涩短少多与其它解表、利尿法同用

拇指甲掐或指端揉,称为掐膊阳池或揉膊阳池掐3~5次;揉100~300次

腹胀,腹痛,疳积,呕吐,便秘症

分推腹阴阳能消食理气且降气,善治乳食停滞或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、呕吐、腹胀等症,多与推脾经、运内八卦、按揉足三里等合用

自剑突下到脐,用两拇指从中间向两旁分推,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指沿脐周围摩,称摩腹100~500次

腰俞

腰痛,下肢瘫痪,泄泻

按揉腰俞能通经活络,多用于腰痛及下肢瘫痪

按揉本穴称按腰俞15次

脾经

腹泻,便秘,痢疾,食欲不振,黄疸

(1) 补脾经能健脾和胃,补气养用于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,肌肉消瘦,消化不良等症(2) 清脾经能清热利湿、化痰止呕用于湿热熏蒸、皮肤发黄、恶心呕吐、腹泻、痢疾等症(3) 小儿体虚、正气不足,患斑疹热病时,推补本穴,可使稳疹透出,但手法宜快,用力宜重

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,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,称补脾经;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,称清脾经补脾经、清脾经统称推脾经100~500次

脾俞

呕吐,腹泻,疳积,食欲不振,水肿,四肢乏力症

揉脾俞能健脾胃、助运化、祛水湿,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弱,乳食内伤,消化不良等症,常与推脾经、按揉足三里等合用

用食、中二指端揉,称揉脾俞50~100次

腹胀,腹痛,泻泄,便秘,疳积

此穴能补能泻,补之能温阳补虚,治疗因寒湿、脾虚、肾虚引起的泄泻、消化不良、痢疾、脱肛等;泻之能消能下,治疗因湿热引起的泄泻、痢疾、便秘等

用中指端或掌根揉,称揉脐用掌摩称摩脐揉100~300次,摩5分钟

脊柱

发热,惊风,疳积,腹泻症

捏脊能调阴阳、理气血、和脏腑、通经络、培元气,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,是小儿保健常用手法之一临床上多与补脾经、补肾经、推三关、摩腹、按揉足三里等配合应用,治疗先天和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症均有一定的效果推脊柱能清热,多与清天河水、退六腑、推涌泉等合用,并能疗腰背强痛,角弓反张,下焦阳气虚弱等症

用食、中二指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,称推脊;用捏法自下而上称捏脊,每捏三下将背脊提一下,称为捏三提一法推100~300次,捏3~5次

第 2 页 共 10 页 结果 11 - 20 共 94 个

© 2024 中医之路  湖州滨湖街道和悦堂中医诊所 版权所有

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滨湖街道梅州路233号假日风情1幢3号